在题材初期,判断其持续性和强度,是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的关键。
我国A股市场往往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的出台,往往直接决定了题材的强弱。
因此,对于政策,投资者需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而无需深入理解政策的全部内容。
关键在于判断政策的级别和是否具有持续性。
一个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是,观察政策所引导的题材在当天的市场表现。
如果政策级别足够大且具有持续性,那么当天该题材通常会呈现出爆发的态势。
次日开盘竞价阶段,投资者可以观察一字板数量和全天换手板数量,来进一步验证题材的强度。
一字板和换手板数量越多,通常意味着题材的级别越大,持续性也越好。
例如,在最近一次政策引导的金融题材中,9月24日开盘前和盘中出现了利好消息。
导致金融、钢铁等题材爆发。
9月25日竞价阶段,金融板块开出了大量一字板(如天风证券、恒银科技等),全天换手板也很多。
这一表现明显反映了政策的级别和持续性。
尤其是25日竞价阶段,金融板块得到了资金的明显加强。
基于题材强度的判断,投资者可以衍生出两种交易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在题材刚爆发时,跟随题材的首板进行套利。
此时虽然无法确定题材的强度,但试错价值较高。
如果第二天题材继续爆发,投资者容易获得盈利。
第二种思路是在题材强度得到验证后,进行换手板的套利。
这种策略对投资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准确判断题材的持续性,以及市场的反应。
一个题材的持续性,需要通过三个关键阶段进行验证。
爆发并形成共识、共识转为分歧、分歧再次转为共识。
当题材成功经历这三个阶段后,它通常会获得资金的广泛认可,吸引大量超短期资金的关注,形成持续的买盘动力。
以金融题材为例,24号金融题材爆发,25号市场形成对该题材的共识。
26号早盘共识开始转为分歧,但下午分歧又逐渐转为共识,27号共识再次得到加强。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题材持续性验证过程。
在题材持续性验证的过程中,如果题材与指数形成共振。
即题材爆发时指数也大幅上涨,那么题材的持续性和强度通常会更高。
例如,24号金融题材爆发时,指数同步大涨,这使得市场对题材的爆发预期显着提升。
基于这一观察,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有效的交易策略。
当一个题材从分歧转为共识时,我们跟随该题材的前排个股进行交易。
从而享受题材共识加强后带来的溢价机会。
例如,9月26日,国海证券从分歧中转为共识,次日涨停,实现了溢价。
同样,9月26日下午,银之杰也从分歧中转为共识,次日大幅高开并加强共识。
获得了20厘米的溢价奖励。
到了30日,银之杰继续维持共识,更是以20厘米一字板的形式再次获得溢价。
我个人对所谓的“战法”体系颇为反感,但初学者往往对此类体系情有独钟。
人们倾向于听取自己希望听到的内容,初学者则更偏爱那些易于掌握的知识。
他们渴望拥有听起来霸气十足、诸如“降龙十八掌”、“天外飞仙”之类的名称。
期望能够迅速学会并立即见效,一出手便能所向披靡,赢得所有胜利,从此踏上人生的巅峰。
甚至迎娶心仪的白富美。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即便真有这样的“秘籍”,也绝非轻易可得。
任何技巧或策略,都需要与深厚的内在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缺乏内在实力的技巧,就如同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不堪一击。
技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智慧、判断以及运用技巧的时机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