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关于藩镇割据势力(1 / 1)

倾城剑帝 最终绝望 2700 字 2个月前

历朝历代,但凡是出现大型的叛乱,在平叛之后是绝对会出现地方藩镇割据势力的,而大唐尤其如此,在天宝初年,那时候可还没有出现叛乱势力,可因为玄宗喜好边功的缘故,大唐的边镇军队数量是远远高于内地府军的,而且由于府兵制败坏的缘故,内地的府大多只剩下编制当中的六七成,有些州府的府兵驻地甚至长了草,人跑光了大半。

与之相对的,边军却是骁勇善战,战斗力强悍,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十分危险的。

在这之前,李隆基一直靠着自己厉害的帝王手腕维持着边镇与中原内地府兵的平衡,并且想出了地方节度使两年一换的方法,制约了这些节度使佣兵自重的可能。不过随着一个又一个的例外,李隆基已经无法控制住这些数量庞大的边军,王帅都还好说,毕竟他是李隆基养大的,身兼四镇节度还说得过去,可安禄山不过是区区契丹人,只懂得溜须拍马,心机极重,这样的人,竟然也能够做到三镇节度?而且河东、范阳此两镇更是大唐所有边镇当中最为精锐的两镇,其中的幽州铁骑更是名满天下,与安西的陌刀军齐名,这样的一股巨大力量,再配合周边的强势部族,他要不反,那就真的是废物了。

而在平定安禄山这支叛军的同时,各地藩镇节度便能够借着正当的名义大肆扩军,而在安禄山的叛乱平定之后,李家也不可能削弱他们这些藩镇割据势力,准确的说,是无法削弱,这些藩镇割据势力已然坐大,动了其中一个,只怕其他所有人都会有所行动,一旦所有藩镇割据势力联合起来,那么哪怕就算是安禄山也根本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那会是更大的一场灾难。所以,历朝历代,像这种有功的地方割据势力是真的令朝廷难办,只能够放任他们越坐越大,到最后变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现在的这些节度使以及藩王们,怕是不可能两年就调换了吧?恐怕都已经从换防制改为了世袭制,虽然名义上属于大唐的军队,但都其实已经相当于各节度使和藩王家族的私军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历朝历代斩杀功臣之事虽然一直令人诟病,但却是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有效方针,虽然他对于李光弼感到可惜,但是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大帅,其声望会有多么的恐怖?手握重兵不说,军中将领又多为其部将,一旦要反,只怕会是安史第二,这样的人,难道不恐怖吗?换做是他,也未必能够放过李光弼吧?

“果然不愧是叶使君,的确如此,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的老大难题,肃宗在位期间,根本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他死后问题自然就落在了代宗的身上,可偏偏在有外忧的同时,朝廷还存在着内患……肃宗病逝之前,张皇后想要发动宫变,是大宦官李辅国通知的相关人士,代宗这才顺利登基他登基后,李辅国自然受到重用,于是便逐渐坐大,为了制衡他,代宗又以另外一个大宦官程元振来将李辅国取代,可谁曾想程元振可比李辅国还坏,他把持朝政不说,更是得罪了一干地方藩镇割据势力。”

“是不是有人又借口要除掉程元振而起兵?”

“这倒没有,不过发生了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因为讨伐安史叛军的缘故,所有的边军都已经往内部调动,而在此期间,吐蕃便乘机占据了安西四镇,并且在前些年派遣大军一路直抵长安,代宗发给各路藩镇割据势力的召集令,根本没有一个人理会,这是因为程元振的关系,无奈之下,代宗与朝廷只得出逃,长安就这样被吐蕃所占据。”

叶倾城听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他没想到,他回忆当中那个既繁华又雄伟的长安,竟然会被外敌占据两次,一次是奚契联军,一次是吐蕃,都曾经是被大唐按在地上暴打的族群,如今竟然能够令皇帝出逃,占据长安,这是当年的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如果能够让他回到那个时候,去和别人说如今大唐的遭遇的话,只怕所有人都会把他当成一名疯子吧?

他可以想象,那些蛮人们冲进富裕的长安,会是怎样的一种灾难…………

不过根据刚才肖逝水的说法,如今的长安,还在大唐的手中,那么应该是有哪个依旧还忠于李唐皇室的藩镇割据势力出手相助了,不过只怕这样一来又会产生类似于肖逝水所说的李辅国与程元振之流。

而肖逝水的叙说依旧在继续,他不管叶倾城这些年是不是真的在药神岛,他只知道当年的叶三郎是个非常热爱大唐的子弟,只要提起御史中丞叶三郎,当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管如何近年来大唐的遭遇叶倾城是并不知情的,那么他肖逝水就有这个义务把大唐的近况告知叶倾城。

其实马车内不止是叶倾城在认真听着他叙说,就连他儿子肖永安也在仔细的听着这些,因为体弱多病的缘故,他很少能够和外界有什么接触,所知道的事情也就局限于自己家里,至于外面发生了什么,他很少知道,只是偶尔能够听到家中的下人谈论一些罢了。

至于像父亲肖逝水说的什么家啊国啊,他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看父亲和恩公的表情,他能够理解这些事的重要性,因此并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打扰他们二位。

那薛姓修士就更不用说了,他身为修士,本身就是超然之人,对于凡世当中的事物并不是很在意,对于肖逝水所说,他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长安被占,自然是要夺回来的,不得已之下,逃窜在外的代宗李豫,启用了现在被称为郭老令公的郭子仪,领兵驱逐外敌,而郭老令公到任之后,虽然当时他手上还没有什么兵力,但是却只靠得一手谋略,便让长安城内吐蕃军闻风而逃,不战而败,简直是神了,而长安便就是这样再次回到了大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