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那谢谢姐了,怎么称呼您?”
“别这么客气,咱东北人可不兴这么说话,叫我张姐就行。”
刘夏莲带了大丫二丫,跟着张姐来到招待所后面的一个小村落,人家不多,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几十户人家。
一看就是职工宿舍,建造的方式都一样,三间正房,东厢房两间灶房,西厢房是柴房。院子挺小,勉勉强强半亩多地,龙江省农村的院子平常都得两三亩起步,地广人稀不是说着玩的。
院子晒东西的竹席都是现成的,很快晒上。
张姐还是忍不住好奇:“你们这些人不都是做大生意的吗,怎么会看上这些小生意了。”
“这可不是小生意,就这么四筐,我们就是顺手摘的。你看这个榛蘑,价格干品价格五毛,松蘑价格五毛,猴头贵七毛一斤。黑木耳还贵,品相好点的八毛一斤。当然了黑木耳其实不合算,还是榛蘑、松蘑、猴头就这三个采摘量非常的大,一个人只要不太懒,一天三筐子。”
张姐有些心动:“照你这么说,一个人一天采摘三筐子,岂不是轻轻松松五六块钱了?”
“不止五六块钱,还高的,运气好会采摘到更加值钱的灵芝。三个月时间,能从你们这样的村子买一套房的。我们这常年收高品质干货,你要是感兴趣可以采摘来卖我。”
“我一个月大概也就是半个月的空,有时候白班,有时候夜班。一个月下来干品也就是百多斤,听你们口音距离可不近,这百十斤货不够油钱吧。”
刘夏莲一盘算,油钱肯定是够,但是没利润了。
“还真是,一趟如果有个一千斤左右,就能派车过来拉一趟。你可以做个代收,每一斤的你压低一毛钱收货,如果一个月能收一千斤,那可就是一百块钱到手了,比几个月的工资还多。”
张姐考虑片刻,说:“也行,那就这么定了。我从明天开始就安排家里人去采摘,你大概多久过来一趟?”
“明天我去大崇镇,那边有个姓王说是收购山货的,我过去看看货品咋样,要是货好,二十天左右我就派人来一趟,到时候是派卡车过来,一千斤左右就够本钱了。”
张姐让同事帮盯着前台,实际上这个招待所基本算是荒废了,全国各地的林场都在退出历史舞台,原始森林不许砍伐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张姐现在住的地方就在刚刚晒蘑菇旁边的院子,老公老郑今天也没去林场,在家里喝闷酒呢。
三十几岁的年纪居然有些颓废了,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愿意动,浑身乏力,甚至看见美女都不心动了。原本以为是铁饭碗,谁曾想到突然间林场要解散。
“当家的,招待所来了个客人,收山货的,给的价格可比咱们这高了两毛,我明天刚好休息,你准备点二踢脚啥的,明个一早咱们上山采摘去。干的好了一天怎么也得十几块钱。”
老郑蹭的一下站起来了:“你说啥,一天十几块钱,不能吧,哪有那么好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