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包围大城的那些‘山村’(上)(1 / 2)

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4200 字 1个月前

时间回到八月二十六。

陆天明入山四天,终于来到武乡县。

第一次进入太行山腹地,深切感受到那句歌词意境: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太行山乃黄土高原与平原边界,大部分是黏土地质,远非吕梁山那光秃秃的样子,这里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林。

一路行来,上不完的山,跨不完的沟,山连着山,沟断着沟,到处是陡峭的分水岭,感觉时刻在上山。

所谓官道也仅仅能通过马车,且好多地方因为山沟雨水冲刷,马车得临时修路才能过去,否则还是独轮车方便。

奔马不可能,马也很累,山顶望一眼,四面还是山,让人十分泄气。

斥候无法打探罗汝才和马守应的踪迹,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找到流贼,离开官道绝对迷路了。

陆天明现在带的骑军,有曹鼎蛟率领的三百人,董成虎带领的二百校尉,名义上是大军前锋。

武乡是浊漳河畔的小城,陆天明没有去找知县扯淡,而是直奔两个名臣。

他们都是武乡人,是东林、也是西党,与韩爌一起辞官,但这两人与韩爌那种玩权争的官员不同。

反而与孙传庭一样,是搞实务的官员,在地方的贡献远远大于中枢。

无论是官品、人品、文品,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韩爌、曹于汴完全是在剥夺他们的声望权争。

山西官员在这一时期,真的是群英荟萃,可惜他们无法摆脱身份的桎梏,更无法摆脱乡党的束缚。

程启南七十岁了,工部尚书辞官,入仕三十年,大部分时间在湖广、山东任职,浙党、东林、阉党当朝时,吏部每次考核都是天下官员之首。

能被官场两个对手认可,肯定有无法抹除的功绩,湖广襄阳、山东邹膝还有他的生祠,天启皇帝御赐匾额:天下廉吏第一。

四年前,人人都躲事的时候,程启南主动请缨督建天启皇帝的德陵,崇祯拿不出造陵款,老头冲到司礼监与内廷舌战。

曹化淳和王德化之前一直站在皇帝身边上朝,后来不再去的原因,就是怕了程启南,毕竟没人能顶住一个‘实务清流’的唾沫。

程启南是个认真的人,布政使突然转到工部,经常到文牍司找皇陵的资料,在李尊祖的公房一蹲好几天,陆天明自然也认识。

武乡县信义村,一个坐落在官道南边山坳中的小村,一群人站在村口。

陆天明远远的就看到身材高大、昂首挺胸的白发老头,连忙催马快行,到身边跳下来躬身,“老大人折煞晚辈…”

老头性格直爽,直接打断他,“小天明,你先别废话了,身边有多少人?”

“啊?五…五百!”

“能剿匪吗?”

“当然能!”

“很好!”老头向西边一指,“老夫去年回乡,才知道三年前武乡与沁州城分水岭官道北山有一股五百人的土匪。

原本太行山的土匪从不劫掠乡野,这伙人不一样,专门劫掠路人,上个月还杀了三口人,先去缉拿他们咱们再说。”

陆天明哭笑不得,“老大人确认是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