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阁老的话,刺客同样无法反驳。
若说孙阁老是忠臣,说的话一定都是真话,那他过去三十多年里一直位高权重,极得德光帝宠信,却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先帝之死真正原因的口风,恐怕这所谓的“忠臣”之名,也渗了许多水分吧?
既然他不是真正的忠臣,那就有可能撒谎了。
他会为了权势,替德光帝隐瞒其弑父的真相,就同样有可能为了权势与自救,诬陷德光帝弑父,好利用禁军中对德光帝不满的人,对德光帝及其子嗣不利,弑君另令,重获权势。
若说纪王世子因为被扣在宫中,并不曾出现在大行皇帝出殡仪式上,就意味着他不曾参与刺杀行动,那也可以说,正因为他不在场,处境才更加安全。等新君、太皇太后、太后与内阁重臣们连带宗室都死于皇陵,能继承皇位的人,不是纪王世子就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皇子祈王。孙阁老若以三朝元老的身份重新出山,无论是支持孙女婿纪王世子,还是支持尚在襁褓中的祈王,都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还有谁能再从他手中夺走权势,还有谁能再对孙家赶尽杀绝?!
这些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前来刺杀新君的禁军精英们,真的不是被孙阁老欺骗利用了吗?
刺客们无言以对。他们其实也知道孙阁老不是什么忠臣,否则早就该说出真相,拨乱反正,让皇位重归先帝隆定帝真正属意的继承人手中了。孙阁老闭口不提,自然是因为他靠着德光帝权倾朝野,若换了别人坐在皇位上,这一切权势富贵都会化为云烟。他为了私利能隐瞒先帝死亡的真相,自然也能为了私利去哄骗他们这些先帝朝的忠臣。
然而刺客们就算知道孙阁老是在利用自己,他们也必须要走上这条路。若是隐忍下去,他们和他们的家族只会日益衰落,一蹶不振。反倒是奋起一拼,还有出头的希望。只要德光帝的子嗣全都死亡,继位的无论是安王还是纪王,都会对他们这些功臣论功行赏的。哪怕他们本人会被忌惮,只要儿孙们有出头的希望就行。
抱着这样的念头,刺客们抛下安稳的生活,做下了行刺新君的大案。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正义的,是忠于先帝,才会冒险杀人,绝非谋逆罪人。
可陶阁老却抓住了他们那一瞬间的迟疑与沉默,直言他们也只是为了私利,才行刺新君。否则新君年少,不曾伤害过他们分毫,他们要怨恨大行皇帝,为何不对大行皇帝下手,却在大行皇帝驾崩后,才伤害无辜的新君呢?要知道,新君可是隆定帝的亲孙子!清白、聪慧又仁孝。就算隆定帝在世,对德光帝这个儿子再满意,也没理由会坐视身边的侍卫加害自己乖巧的亲孙子吧?!做下这等事的人,也好意思说自己对隆定帝忠心耿耿?!
再者,他们曾经是先帝隆定帝御前的侍卫,倘若隆定帝的死因真有问题,他们怎会毫无察觉?大行皇帝德光帝继位后,又怎会只是将他们调离中枢,调去不起眼的岗位,却没有杀人灭口的意思?
他们明明也清楚,自己之所以不得德光帝重用,是因为曾经对继位前的德光帝态度怠慢,却更崇敬纪王与安王,才会遭到报复。倘若他们认为自己有才能,被德光帝亏待了,大可以跳出禁军,另谋出路。
他们当中最年轻的那位,乃是隆定朝的名将之子,不是说自己本来的人生轨迹应该是在御前历练数年,便放外出去牧守一方,成为不亚于颍川侯、涂荣一般的名将么?那过去三十多年来,数次边疆大战,朝廷急需要派将领出征时,怎不见他自荐呢?难道没有圣眷,他就不能走上自己原定的人生道路了?
当时的德光帝与孙阁老,为了打压周家,谋取西北军权,可是将朝中所有能打的武将都搜刮了一遍,连曾经支持过纪王与安王、早已被闲置多年的老将都重新挖出来了。倘若禁军中有人能出头自荐,德光帝断不可能不用。只要他能在边疆立下军功,还怕不能出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