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内,陈望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面前的系统屏幕上,通过前线士兵获得的俯瞰视野,他已经准确地掌握了日军阵地在外围的大半部署。
他可以在方圆四千米的范围内,清楚地看到日军阵地的布置,甚至能够精确到每一名哨兵的位置。
借助系统赋予的这一强大侦察手段,陈望如同置身于上空指挥战局的神祗,精准地掌控了战场上的每一丝动静。
夜幕下的江湾东面,从高空俯瞰,整个阵地呈现出一种紧密、严谨的布局,防线似乎固若金汤。
日军在防御工事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目的就是确保能够抵挡住任何成建制的敌人进攻,尤其是针对国军的夜袭。
最外层是长长的战壕,这些战壕多设于荒村,河流和开阔地带之间,战壕两边堆积着深厚的土堆和铁丝网障碍,构成了第一道屏障,避免敌人的步兵轻易突破。
而为了防止敌人渗透之后的进攻,战壕内还设有防步兵的掩体和小型炮位,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土堆堡垒或者掩体。
战壕的纵深配置使得国军难以绕过正面进攻,任何突入其中的士兵,都会面临来自侧翼的猛烈火力。
而战壕的后方和关键位置,是被坚固土墙和钢铁结构加固的暗堡,部分是由日军工程兵根据地形和环境建造而成。
这些暗堡通常隐藏在荒村和河道侧面,外形低调、覆盖有伪装,难以被发现。
堡垒的外围用木栅栏、铁丝网防御,这些区域不仅设置有掩体,可以容纳日军士兵隐蔽巡逻,还能让他们随时发觉潜在的威胁,以降低敌人袭击的风险。
在暗堡的外围,还有几个日军的观察哨,负责随时监控敌情,这些哨兵通常装备轻型机枪,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在这些关键点的周围,日军布置了探照灯和作为掩护的高大塔楼。
夜间,这些强光灯几乎无死角地扫描着周围的区域,光束穿透黑暗,如同利剑一般,可疑的动静在灯光下都将无所遁形。
在此驻守的日军士兵,分成数班,一部白天时间都在休息,而到了夜晚,他们则是集中精力进行巡逻和警惕。
通过这一切的布置,日军的防线相当坚固,从外部看来,这些工事和阵地的配置可谓是无懈可击。
不过,这一切此刻都被陈望通过系统的俯瞰视野,尽收眼底了。
如今,与这两天他通过前线侦察兵视野看到的相比,日军的整体防御架构虽然并未发生变化,但也做出了小范围的调整,尤其是东侧几个重要的暗哨位置被重新布置过,部分哨兵的巡逻路线也有了微调。
这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在之前的侦察过程中,侦察兵也已经指出部分。
日军的防御最强的地方,是炮兵阵地和指挥所,其他地方虽然看似严密,但其实存在可以突破的机会。
但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决定整个行动的成败,为了确保突袭能够成功,陈望立刻通过无线电将最新情报传达给了刘海生,并指示他调整前进路线,以避开日军的暗哨。
“刘团长,在你们的位置稍微偏西,绕过日军的暗哨部署,从侧翼打击。”
陈望冷静地下达指令道:
“小心东侧的那座暗堡,附近新增了至少一个小队的驻兵,时刻做好应对的准备。”
很快,前线的刘海生就收到了命令,并迅速做出了调整。
在这次行动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日军的警觉。
“收到。我们将会绕过东侧暗堡,采取更安全的推进路径!”
刘海生通过无线电迅速回应。
随着手下特战团士兵的逐步推进,陈望依然紧紧盯着系统屏幕,屏幕上标注的敌人阵地不断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