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心里都清楚,元庭最是贪得无厌,到了至正年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增加赋税。这种大环境下,商人人人自危,不可能在北方行商。”
“加上元庭近几十年没有修复官道,各地官道破烂不堪自然也就没有行商的大环境。”
“而我大明则不同,大明官道畅通,又有明君当道。这互市的生意自然是长久而稳定!”
朱元璋愣了下,随后忍不住笑出声。
“妙云丫头啊,你这个儿媳,可是把咱这个公公给抬到天上去了!”朱元璋忍不住抚须大笑。
对于徐妙云这个儿媳,朱元璋那真是满意的很。
唯一有些让他担心的,就是她跟老三两个人竟撞一块,以后要是吵架那可不好收拾。两个人都是心高气傲,且心思缜密的人……。
朱元璋打断了自己的思绪,随后看着徐妙云道:“钢厂的钢材,怎么样了?”
十天前,朱元璋去了大同炼钢厂,对于其中的钢材那是惊为天人。
中书省为了铸造兵器的材料可谓是抓破了脑袋,大明炼铁量很低,各地的炼铁产业也不强盛,为了几十万斤铁为难那是常事。
可朱元璋想不到,心心念念的钢材,在大同居然拿来做农具!
为此,徐妙云也表示无奈,藩王不得铸造兵器,不然钢厂早就做朝廷的生意了。农具生意只能堪堪保本,维持钢厂的发展。真正要说赚钱,还是做朝廷的生意最赚钱。
徐妙云点头:“最迟八月底,便可出厂。”
朱元璋无声点头。
站在一旁的徐妙云轻声问道:“父皇……可是忧心钢材的事?”
朱元璋转头看了看徐妙云,随后轻声道:“数目如此之多的钢材流向民间,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徐妙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皇帝的态度,也对上了朱棡的一句话。
‘统治者只需要人创造价值,而不是证明价值。’
徐妙云跟在朱棡身边已久,是朱棡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两人躺在床上,也会说一些心里话,悄悄话。徐妙云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一个与常人所不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才真正印证了‘心怀天下’四个字。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确实希望百姓们吃得好,穿得暖。但是他绝对不希望百姓人人有刀,人人可战!
有了刀刃,便可杀人。
而钢铁,就是刀刃的首要条件。
就算是铁质的农具可以增加百姓的工作效率,可以让百姓们耕种更多的土地,但……,太多的铁器,也就意味着一旦有人私铸兵器,那将会非常简单。
“算了,此事不为难你!”朱元璋摆了摆手。
这事毕竟是老三的心血,他还没打算一棒子打死。
“咱有件事倒是要跟你这个商会魁首好好商议商议。”朱元璋负手,说道。
徐妙云稳住了心神,点头道:“陛下请讲。”
朱元璋从怀里掏出一张商票,道:“此物在大同使用广泛,可是老三捣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