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失去了这层庇护,以何雨柱的臭脾气和行事作风,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想到这些,陈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好!真是太好了!”
杨厂长见陈安如此回答,眼中光芒更甚,连连点头,不过却并未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显然,他需要在进一步权衡利弊。
毕竟,陈安可跟何雨柱不一样。
何雨柱只是一个小小的炊事员,而陈安却是工程师、技术科副科长,而且还是郑副厂长的心腹!
如何引荐,结果如何,他都需要深思熟虑,考虑清楚。
……
第二天早上6点,四排完成执勤任务不过1个小时,营区就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号声。
很快,一营的全体民兵被告知,他们要立即进行一场防守演习。
匆匆咽下几口早饭,民兵们便沿着河道,向东北方向紧急军了15公里。
到达指定地点后,民兵们迅速选择了一个小土坡,开始布置防守阵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专注。
接下来,整个上午,民兵们全身心投入到演习中。
挖战壕、进行防守射击、轻重机枪射击,还投掷了手榴弹,使用了火箭筒和迫击炮。
陈安也在演习中,将各种武器挨个尝试了一遍,可以说是过足了瘾!
这在后世和平年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他此刻的心情,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防守演习结束后,民兵们并没有立即放松下来。
一部分人负责填平战壕和弹坑,恢复土地的原貌;另一部分人则被安排去捡回弹壳。
捡弹壳的传统在我军中由来已久。
在抗战时期,由于物资匮乏、生产能力落后。
不要看子弹在战争中是最基础的消耗品,就觉得它很容易制造。
实际上一枚子弹要制造出来,需要相当多的工序。以我军当时掌握的技术水平,是没法大规模制造子弹的。
因此,捡回弹壳,复装子弹成为了当时的一种常态。
后来,弹药能够自给自足了,但当时无论是子弹还是炮弹,都是铜制的,而我国又是铜资源缺乏的国家,国内储量少、开采难度大。
所以,这些铜制弹壳,仍然需要回收,回炉再利用。
正因为铜资源稀缺,从高丽战争后,我军就开换装钢制弹壳。
最初是子弹覆铜钢壳,后来逐步实现了炮弹的覆铜壳。(库存铜壳在80年代初基本消耗完)
等到了80年代初,我军已经全面实现了钢壳化,并逐步用涂漆钢壳替代了覆铜钢壳。
尽管如此,每次打靶训练后,仍然需要收集现场的弹壳。
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弹壳流入民间,被不法分子利用制造复装子弹,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通过回收弹壳,可以准确统计弹药的使用量,防止私藏弹药的情况发生。
因此,国内规定,打完靶后需要有95%的弹壳回收率。
不仅国内如此,樱花国和南棒国也都有类似的规定,要求打完靶后达到100%的弹壳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