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兰园(1)(2 / 2)

六层飞檐如大鹏展翅般,从远处看,像是给摘星楼按上了六组翅膀。半圆状的楼顶,采用机扩连接,只需要启动机关,半圆形的楼顶就会自动打开,变成一个露天穹顶花园。

摘星楼集合了亭台楼阁,各类建筑的特有风格,还加入了佛塔类建筑的特有元素。摘星楼可以说是陈琦前世华夏传统建筑工艺和设计的集大成者。

陈琦本来是想将摘星楼送给蓉丫头,成为蓉丫头的私人财产。结果蓉丫头说什么都不要,而是将摘星楼开放,让所有能进入兰园的人,都可以进入摘星楼参观。

用了整整一个时辰,陈琦和蓉丫头才终于来到了摘星楼楼顶。陈琦走到墙边,将墙上的一个红色把手拉下来。

就听到楼顶上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嘎子声,伴随着那嘎子声越来越响,摘星楼的楼顶缓缓打开,一股高空独有的气味伴随着微风扑面而来。

陈琦和蓉丫头手拉着手,在楼顶上缓缓踱步,俯视着兰园的全貌。

兰园占地两千亩,南北长约四百多米,东西宽约三百多米,是准正方形状。兰园的南门两侧分别是两座占地不足五亩地的小院,东边的小院叫做兰馨苑,是陈琦自己住的;西边的小院叫做幽兰苑,是蓉丫头住的。兰馨苑和幽兰苑以北的区域,以摘星楼为中心,连接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个方位,共划分为四个区。

西北角的区域叫做工科区,分为研学馆和研发车间两个部分。研学馆共有十一间,是一水的一进两开的连三间套房,房间非常敞亮,采光效果很好,即便是隔着窗绫,也不会影响屋内的亮度。这些套房是专门供给工科区的研发人员居住使用的,这些房子既可以居住,又可以研学做研究,一举两得。

研发车间共有十间,大一点的研发车间占地有近百亩,小一点的研发车间就是个小作坊,占地不足两亩。所有的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不同规模的研发车间使用。

兰园工科区有两个职责,第一职责是工业科技研发,第二职责是工业技术人才培养。

工业科技研发方面,目前工科区正在研究的内容包括了金属冶炼,纺织设备,制盐工艺,造纸术,陶瓷技术,军工制造,农工制造和造船等等。

兰园工科区已经在造纸术和农业工具制造方面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在其他方面的研发进度也非常的喜人。

工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工科区将研究类人才和技术类人才分开培养,根据他们的未来职业走向,进行定向化人才培养。

研究类人才,顾名思义,就是专业从事理论研究和某种专业技术研究的人才,类似于陈琦前世科研所里的研究员。研究类人才都属于高知型人才,是兰园工科区着重培养的人才。

技术类人才,就是主要培养人才的实操能力,培养完成后,进入工厂或者工坊成为技术员,自己实操或者指挥工人实操,进行工业生产;类似于陈琦前世工厂里的技术员。

东北角区域叫做农科区,包括研学馆和试验田两个部分,研学馆共有十三间,和工科区的研学馆一模一样,同样的研住两用。

试验田共有三十六块,田地的大小都是一样的,都是二分地,约摸一百三十多平米。试验田是专门提供给农科研究员和农科专家们,做实验,培养优质良种使用的。

兰园农科区的职责和工科区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农科区研发的是农业科技,培养的是农业方面的研究类和技术类人才。

西南角区域叫做医科区,包括传学馆和药学馆两个部分。医科区的馆舍和其他区域的馆舍不同,都是一个个占地不足两亩的独立小院。

兰园医科区的职责相较于农科区和工科区,就单纯很多了,专注于人才培养。

医科区培养的人才包括传统医学类人才,专科医学类人才和医药学研究员。

传统医学类人才培养,名称虽然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人才培养。医学生要跟在师父身边,先开三到五年的方子,经名医指点,觉得你行了,你才能行医。

陈琦请来了中元帝国最为出名的三大名医入住医科区小院,每个人每个月的月俸就高达白银两千两;什么概念呢?中元帝国丞相柳毅,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老人家一年的俸禄银子,加上亲家公陈伽罗陛下的赏赐,一年都赚不到两千两银子。

三大名医全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这一身的能耐能传承下去,同时能够有时间,有钱将自己所研究和改进的有关医学的知识记录下来,编辑成册。

陈琦投其所好,不仅将刚研究出来的纸送给三位名医,方便他们着书立说。还在南境四府一驿中广募人才,找了近三百多对学医有兴趣的文人;将他们带到丰都驿,供三位名医挑选,寻找适合传承医术的继承人。

陈琦同时花重金,将南楚着名药学大师屠百和西夏着名药学大师慕容苍“绑”到了丰都驿;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让二人心甘情愿的落户兰园,成为药学馆正副馆主。

和三位名医相同,陈琦给予了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从金钱,到传承人,无一不是他们要什么,陈琦就给他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