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百货超市(2 / 2)

“客人?”宋群青边走边问道。

“是,他说自己叫谢松云,少夫郎喊他小叔。”门房回答道。

谢松云?小叔?谢家人来了?

宋群青面色微变:“可知道他来是为了何事?”

见他语气严肃,门房快速应道:“少夫郎和那人是单独谈话,但我见少夫郎和他从正厅出来时脸上都是喜色,想来并不是坏事。如今少夫郎正和他在侧厅喝茶聊天。”

闻言宋群青的神情松缓下来,加快脚步往侧厅的方向走去。

侧厅内四个角落放了冰盆,在里头坐着凉爽无比,且侧厅三面皆有窗,透过镂空的木窗隐约能看到外头的绿意,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谢松云边喝着茶边给谢淮安说着他们离开后谢家发生的诸多事,事实上他们离开这段时间谢家并没有什么大事。

但谢松云知道他思念家人,便特意捡了些趣事说给他听,好来抚慰他心中的挂念。

“你也知道老爷子爱吃,你们离开时留下的那本食谱老爷子可珍惜得跟个宝贝一般,在这其中他最爱的就是那道红红烧肘子,几乎是日日都要吃一顿……”

正说着有关老爷子的事,侧厅外一道带着笑意的低沉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爷爷年事已高,可不能天天这样吃。”

侧厅内的众人闻声看去,就见一身着绿色官服的人走了进来,那一身通用的官服被这人穿得极为好看。

沿着洁白脖颈往上便是一张极为俊美的脸,他的嘴角勾着几抹笑意。

还真是耀眼得让人不得不重视啊!就算他没有出类拔萃的才华,就凭着这张脸,他都能理解自家侄儿为何执意要嫁给他了。

“这位便是小叔吧?”宋群青按了按谢淮安的肩膀,不着痕迹地让人又坐下了,自己对上了谢松云的视线。

谢松云赶忙收了脑内那些胡思乱想,朝着他点了点头:“想来你就是淮安的夫君,宋群青宋大人?”

“是我,小叔坐下说话吧。”宋群青指了指他身后的座椅,自己转身在谢淮安身侧坐了下来,“不知小叔前来京城所为何事?”

没等谢松云开口,谢淮安已经兴奋地拉着他的袖子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了一番,宋群青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了。

谢松云没有打断他,只是笑着看着他们夫夫二人咬耳朵。

待宋群青将惊诧的目光投来时,谢松云才笑着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谢淮安所说的一切属实。

知道了谢家特意找谢松云带着大半家底来京城协助自己,就算宋群青心肠再冷硬,此时也不由得有些感动。

侧厅不是谈正事的地方,宋群青和谢淮安便领着谢松云和他的几个心腹去了书房。

让侍女们上了茶,宋群青才开口问道:“小叔安置好人后可有什么打算?”

在来书房的路上闲聊时,他已经知道谢淮安给谢松云地址一事,就不再多费口舌问这事。

只说谢松云如果觉得都不合适他再帮忙找人去寻好住处,而且让谢松云只把那个地方当个过渡用的住所。

待谢家的生意在京城做起来后,那些人尽可以根据分配到的铺子再去附近买宅子。

“目前打算是在京城郊外造个窑厂,再选些合适的铺子继续做玻璃生意,至于其他的一切都听宋大人安排。”谢松云向来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知道宋群青问出这话必定是有事想自己去做。

宋群青见状满意地眯了眯眼,他就怕谢松云说是要来帮自己二人,却不愿意真心实意的帮忙。

如今一看,他才意识到为何谢父几人都放心让他带着谢家大半班底过来,确实是个聪慧通透的人。

“不必如此生疏,淮安的小叔也就是我的小叔,喊我群青即可。”宋群青笑道。

待谢松云应下,他从书桌的抽屉当中抽出了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计划书,将其递给他对面的谢松云。

“这是我之前想好的计划,但一直苦于人手才迟迟没有开始,小叔可以看看这份计划书。”

宋群青在做事之前都会写相对应的计划书,计划书不仅包含整个项目的实施流程,他还会设想出计划实施遇到的难题,同时在一旁写清楚相对应的措施,之后手下们只要拿着计划书去执行即可。

一开始跟在宋群青身边的人比如阿霖之流只觉得计划书很新奇,但见多了就发觉出了其中的奥妙,也渐渐开始学着宋群青写计划书。

谢淮安斜眼一瞅,首页的纸最上方写着“百货超市计划书”几个大字,见是宋群青已经跟自己说过的计划,他便边喝茶边观察他小叔的神色。

不出他所料,谢松云一开始对这所谓的“计划书”颇有些疑惑,但是随着阅读上头列出来的条条框框,谢松云的脸色也越来越严肃。

宋群青做生意向来是不放过任何阶层的钱袋子,百货超市就是针对普通百姓们所设。

他在前世虽并未从事过商业活动,但也知道鼎鼎有名的“二八定律”,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

这个定律不管在任何朝代都适用,扬朝也是如此,几乎近八成的财富都进了世家的口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宋群青会放弃其他八成的普通百姓。

更何况,世家的货物也是基本上售卖给百姓们,百货超市的出现就是在跟这些人抢生意。

既然百货超市主要是面向普通百姓,那就要和新盐一样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至于超市卖的东西,宋群青也已经有了打算,可以暂时先卖果蔬和生活日用品,至于其他的东西等他有了相对应的工坊再去售卖也不迟。

现如今百姓们采购一次生活用品基本上都要跑遍不同种类的铺子,比如想要买盐要去专门的盐铺,酱油、醋之类的酱料也要去专门的店买,而纸和书之类的则得去书铺买。

其他的日用品也是如此,都需要去其对应的地方购买。

宋群青在扬朝待了快三年的时间,亲自采购也就还未起家那一会儿,他一人需要走遍至少十几个地方才能将所需用的东西买齐。

那时候他就隐隐约约想要开个超市将货物都聚集在一起,现在有钱有人手,恰好是实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