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是没将杜母的话当真的,因而在杜母过世后就一直在家混着。直到手里的钱越来越少,他突然想起了母亲的叮嘱,想着不如搏一把,就收拾收拾自己仅剩的物品,踏上了前往帝都之路。
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陶府时,杜林已经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着不成个样子了。
此时,陶尚书父亲已经退出官场,在家养老了。
杜林这个样子当然被陶府家丁嫌弃,无法得入其门,最后只得守在陶府附近。要说杜林胡混这几年,倒学了一些踩点跟踪的小本事,最终寻得一个时机出现在了陶尚书车前。
杜林机灵劲是有的,在陶尚书车前直接大喊自己外祖父的名字,让陶尚书惊觉,带他入了府。
杜林对自己外祖父的遭遇是不甚清楚的,他只知外祖父对陶尚书父亲有恩,可以得其庇护。
杜林在陶尚书跟前很是乖觉,毕竟中了童生,读过十几年书,装模作样起来还真像个家道中落的书生,又半真半假地编造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活脱脱塑造出了一个只知读书不事生产的书生形象。
待详细询问过后,陶尚书让下人带杜林去收拾收拾,他自己则与父亲商量该如何安置杜林。
陶尚书父亲算是个懂感恩的,在见过杜林后,询问杜林是否有意继续读书,杜林表示愿意。杜林的想法是,读书无论读好读坏,一读年头就多了,自己就可以长时间赖上陶府。
陶尚书能做到一部尚书,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轻信人的,一边给杜林安排了一处宅子,一边派人去杜林家乡打探有关杜家和杜林的消息,只待消息传回,如果证明杜林是好的,再给他安排学院,当然如果证明杜林是个不好的,那自有另一番安排。
杜林哪里知道这些,但他现在不敢胡来,表现得安安分分的。
几天后,陶尚书派出的人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让陶尚书面色阴沉,杜林竟然骗到了尚书府上。
虽然他确实是林家的后辈,但就他的品性,陶家哪敢提携关照他,最后陶尚书给了杜林一些银子,让他自己好自为之了。
杜林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等了几天,就等来了一些银子。虽有不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他又想扒着陶尚书这棵大树,就在帝都留了下来。
要说这杜林,人还是很聪明的,知道自己如果还像以前一样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瞎混,以后想攀上陶府更难,因而拿了银子还真没胡闹,但是仍然没有找份差事,每天走街串巷,寻找能天上掉钱的机会。
本来陶府已经知道杜林为人,只要杜林不过分,基本上就是拿些银子接济接济他。只是这个人这件事被陶诗瑾知道了,就生出后面的波折来,也将陶诗瑾自己搭了进去。
那日,陶诗瑾的几个丫头听说了杜林的事,就嘲笑了几句,被陶诗瑾听了几句。
依依:“那个穷小子竟然敢骗老爷,那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活腻了,也就是老爷心善,还给他银子。”
思思:“就是呢,老爷是尚书,是那么容易上当的吗?本来就是个混子,还把自己说成品性优秀的书生,真是不知所谓。”
陶诗瑾:“你们几个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