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另一边,得知曹魏接连战败的消息,他也是相当的吃惊。】
【他急忙询问众人如何退敌。】
【华歆见状,当即也是说道:“如今只有陛下御驾亲征,鼓舞军队士气方可退敌。”】
【太傅钟繇却有不同见解:“在下认为击退诸葛亮并非难事,古人云,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愿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人,可替天子分忧击退蜀军。”】
【随后也是说这人就是司马懿。】
【曹叡闻言,也是想起了司马懿。】
【当初因为自己起了疑心,因此才夺取司马懿的兵权。】
【如今眼看无人可用,他也只能将司马懿重新招聘归来。】
【而此时,远在宛城的司马懿得知魏兵败在蜀军后,也是经常来到高原上。】
【看着长河落日,不由得仰天感叹。】
【眼看父亲每日郁郁寡欢,司马师劝他想开一点。】
【司马师:“父亲,您老人家天天在此了望,总是空空而归,魏王,他早把父亲忘至九霄云外了!”】
【司马懿却摇头,他心中坚信,自己早晚会被召见。】
【事实也如司马懿所想,很快特使前来,召见司马懿。】
【鉴于蜀军犯境,军情紧急,曹叡将御驾亲征,特地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之职。】
【同时加封平息大都督,命其速起南阳诸路军马,前往长安与曹叡会合。】
【闻言,司马懿也是激动不已。】
【司马懿:“多谢陛下!”】
【待谢恩重领旨后,也是急忙启程。】
【而另一边,诸葛亮因为起兵以来,连战全胜,心中十分喜欢,此时正在祁山寨中商议此事。】
【忽然,听闻镇守永安宫的李严,他派出自己的儿子李丰对诸葛亮前来报信。】
【自从曹叡继位后,朝中许多人皆嫉妒孟达,因此导致其日夜不安,故存反心,如今听闻丞相出兵祁山伐魏,因此也是想要举兵,将功折罪。】
【同时,他表示愿意将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兵马攻占洛阳,协助丞相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中原。】
【说完,李丰还献上了孟达的亲笔书信。】
【丞相看完之后,心中也是不由得窃喜。】
【若孟达能够攻占洛阳,曹魏何愁不破?】
【对于诸葛亮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诸葛亮激动道:“克服中原,中兴汉室,指日可待!”】
【然而,正当诸葛亮激动万分时,忽然急军来报。】
【士兵:“启禀丞相,有紧急军情!”】
【“魏主曹叡,一面亲领兵马驾行幸长安,一面召司马懿复职,加封平西都督,尽起南阳诸路兵马,同至西安会合。”】
【闻言,就连一向冷静的诸葛亮也是不由得冷汗直流。】
【他本来想着司马懿离开,自己克服中原指日可待,但没有想到,司马懿竟然复出。】
【马谡见状,也是连忙询问:“凉曹叡何足道哉?他若来长安,可就而擒之。”】
【“丞相何故如此惊讶?”】
【诸葛亮闻言,也是摇头:“曹叡何足惧?所患者,为司马懿一人而已。”】
【同时,他也是预料到,若是孟达遇到司马懿,必败无疑!】
【而孟达若死,则中原不易达也。】
【马谡见状,也是说道:“何不修书信,令孟达小心提防?”】
【事到如今,诸葛亮也是只能放手一搏。】
【随即,诸葛亮也是休书一封,心中盼望孟达做事紧密。】
【只不过,孟达看完书信后,却直接将书信内容皆是告知了金城太守申仪,和上庸太守申耽。】
【孟达:“诸葛亮在信中嘱我隐秘机密,不可轻易托人,小心从事,严防司马懿。”】
【其余人听闻,也是一愣,“司马懿?”】
【孟达冷笑:“曹叡已恢复司马懿官职,前去抗蜀。”】
【申耽:“司马懿莫非恢复官职了?”】
【孟达呵呵一笑:“恢复了。”】
【听闻司马懿已经恢复官职,两人也是开始若有所思。】
【心中也是不由得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而此事孟达则是趾高气扬,认为诸葛亮完全过虑了,宛城距离洛阳足足有八百里,即便司马懿闻之他反叛,也需表奏魏主。】
【这一来一去,至少也要有一个月时间。】
【待那时起兵来伐,已经为时已晚。】
【得知孟达准备造反,司马懿也是一脸惊讶。】
【幸好有申仪提前报信,不然就真的完蛋了。】
【随后,司马懿也是开始思考起来。】
【他知晓,若是将此事上奏曹叡,必定会耽误时机,而一旦错过最佳时机,洛阳也是必定会落入孟达手中。】
【到那时,孟达必定会和诸葛亮通谋,于是司马懿也是立刻决定,先斩后奏。】
【首先也是擒拿孟达,让诸葛亮心寒不战而自退。】
【随后,当即又是下令全军开往新城,一日要行两日之路。】
【这时,司马师也是提醒父亲,“父亲,如今兵发新城乃有违圣旨,倘若圣上怪罪下来,那该如何是好?”】
【闻言,司马懿也是表示,为大将者,值此国家危亡之际,不当机立断,铲除祸害,乃是渎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