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斑驳地洒在办公室里,老师叫来了李默然,她的学生。
“李默然,你为什么放弃了数学竞赛?”老师直接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在她的印象中,李默然这个学生简直就是孤僻的代名词,他一个朋友也没有,也不喜欢说话,相比他那位能言善辩的长兄,更像是一个透明人。
不过他和一般的内向似乎又有很大的区别,他并没有通常自闭的孩子那种怯生生的眼神。更多的是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漠不关心。
这不像是一个孩子正常的状态,反而像是那种对生命麻木的杀人犯,或者是沉迷于游戏世界的网瘾少年,可李默然显然又不可能属于这两种情况。
李默然眼神淡漠,似乎正在看着她,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去看:“我觉得他们几个更适合。”
“可是……你哪里不如他们?”老师追问。
参加竞赛的名额有限,其他人都是巴不得抢到这样的机会,而李默然却是拱手让人。
李默然淡淡地说,声音十分低沉:“他们做题更熟练,字迹和书写也比我更加规范,有人还接受过名师家教辅导,这些我都不如他们……”
“那你的优点呢?”老师打断了他。
李默然愣住,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老师也一时半会儿看不透这个李默然究竟是极度地自卑,还是极度地自负了,或许这两者之间本来就非常的接近。
“默然,你太妄自菲薄了,他们有他们的长处,你也有你自己的优点,你并不是不如他们……”
老师在心里隐隐约约猜测着李默然的情况,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很快就想到了应该是和家庭有一定的原因。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身体能力和智力水平,还拥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关于“爱”的能力。
而这样的能力包括“爱他人”和“接受别人的爱”两种。
很反直觉的一点是,这两种能力也是需要后天合适的环境培养的,“天生爱人的能力”这种说法往往不符合现实。
她暂时观察不出李默然有没有“爱他人”的那种善良,不善于表达“爱”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感情。但她从李默然这次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似乎缺乏“接受他人的爱”的能力。
可能是因为有个更优秀的长兄一直被家人拿来对比,也可能是孤僻的性格不被家人喜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成长过程中处处遭受着“否定”。
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过度强调“吃亏是福”、“谦让是德”,过于打压,将孩子的一切批驳为“不正确”。
之前班上就曾有一位孩子,靠着敏锐察觉不同学校之间小卖部零食与玩具价格的不同、不同区域学生需求的不同,利用供需关系倒卖玩具和零食赚了几万块钱。其实这样的孩子是很有商业头脑的,只需要稍加引导以后前途无量。
可是他那位工人出身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是把他给痛打了一顿,还把钱全部给退回去了,说是这种是投机倒把不正经的行为,人就要“脚踏实地靠努力与汗水过安分日子”、“不要动歪心思想着找机会找关系”。
也许在那位工人父亲的眼中,“努力”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吧。可这不但会让片面追求努力和吃苦的叙事传递到下一代,更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李默然似乎就有这样的倾向。
缺少这种“接受爱”的能力后,会对别人的好意手足无措,会一直觉得自己“不配”。
遇到竞争或者是压力,也更多会选择“忍让”、“退出”,因为空荡荡的内心根本找不到能够支撑自己去挑战的力量。
老师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你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这让你自卑。但你的谦让,这次却是自我放弃。”
李默然沉默着看向窗外,不知道是在思考着什么。
“你值得那个机会,”她鼓励道。
“下次,不要放弃。”
放学后偶然从变得安静的教室路过,其他的学生早已离开,只剩下李默然一个人待在座位上正用纸和笔写写画画,他的表情非常认真,像是在思考,像是在计算。
老师对李默然的好奇不由得又增加了几分,他偷偷观察着对方,可李默然却像是超然物外一样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
终于,李默然停下了笔,他似乎是得出了什么自己想要的结论,准备起身离开。可是他却做出了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将自己费了很大功夫写出来的那些东西仔细查看和记忆之后,全部撕成了粉碎,扔进了教室的垃圾桶中,还刻意地用其他东西掩盖在了上面。
待到李默然离开之后,老师终于是按捺不住,有些好奇地从垃圾桶将那些碎纸偷偷地找了出来,拼成了完整的状态。
她原本以为这个孩子应该是在画一些涂鸦,或者是写一些比较中二的文字和小说,这都是这个年纪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经常会做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那些纸上的内容,超出了她的认知和想象。
前几张纸上,详细地描绘着地图地形、测绘数值、兵力估计,还有相当完善和具备逻辑的“作战计划”,仿佛真的就是一场战斗的计划准备一样,可是这上面的地形太过离奇,居然还有浮空岛和地下城,现实中哪里会有这样的地方?难道是什么小说或者游戏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