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黄承恩的心里只有一个问题:武从文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
汴梁朝堂炸了!
所有人都在痛骂武从文。
文臣们骂得最狠。
挂印辞官?
读书人那么干是有风骨,你个小小的从七品武官也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将们也跟着骂,可心里却很虚。
北方前线的真相没人提,可不代表没人知道,那事儿在一定高度的小圈子里根本不是秘密。
宋军打不过辽军,辽军又被金军锤得跟孙子似的,武从文呢?
那他妈可是两次暴揍金军的猛人,战绩可查!
万一那群狗屁不通的文官一个脑残,上奏要派兵征讨......
我尼玛谁敢去捋虎须?
“谁他妈爱去谁去,反正老子不去!”这是所有武将的真心话。
别说,还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他们还没法骂,因为是所有武将的顶头上司----太尉高俅!
这厮早就官复原职了,或者说压根儿也没被撤过职,之前只是失宠而已。
能做到他那个位置,一件“义子犯了点儿生活错误”的小事,自然没法彻底扳倒他。
赵佶又是个出了名的耳朵根子软,高俅事后百般逢迎、装可怜,最后还真就被他挽回了“心”......
至于勾结契丹人刺杀朝廷命官那事儿,反正辽国现在都他妈亡了,最后也就是轻飘飘的一句“查无实证”了事。
以高俅的心机手段,事后不难查清来龙去脉,自然也能看得出那一系列事情中的关键人物是谁,不恨武从文才有鬼了。
这次好容易抓到了机会,那还不可着劲儿的落井下石?
好在此时的汴梁朝堂上,还有李纲等一批正直的大臣,骂归骂,面对这种祸国谗言还是敢坚决抵制的。
说到底,武从文也并没犯什么罪不容诛的大错。
未得皇命私自离京是不对,可人家辞官了啊!
一个平头百姓离开京城回老家,有什么不行的?
要说拒婚扫了皇家面子,赐婚的旨意不是还没下吗?
至于之前一直争执不休的“破坏盟约、擅起边衅”,李纲等清醒派本就持反对意见,主张“功过相抵”。
再说了,武从文和金军交战的时候,打的是“辽燕国长公主”的旗号,认真掰扯起来女真人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最重要的是,李纲等人惜才!
两次北伐打成那个熊样,大宋的脸都被丢尽了,如今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能打的将才,但凡有点儿良心的大臣还是愿意保护的。
还有就是,女真人提出的要杀武从文的条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反作用。
“破坏盟约、擅起边衅”是不是事实?
是!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甚至可好可坏,往好了说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往坏了说就是“不尊号令、心有反志”!
可偏偏女真人自作聪明的提了那么个条件。
在战场上打不过武从文,想派个使者说两句狠话就让大宋自己杀了能打的将军?
此时还是北宋,泱泱大国的架子还没倒,不像后来被人打断了脊梁骨的南宋,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朝堂上吵翻了天,赵佶气得直接甩手闪人,然后接连几天都没上朝。
一是被烦得受不了,二是丢不起那个人!
他想招驸马的事情,在小圈子里根本不是秘密,结果驸马很不给面子的跑了......
最后就是童贯,他的身份最特殊。
作为武从文公认的后台靠山,他心里对那混账东西的自作主张很不爽,却又不得不死命维护。
自己的嫡系亲信都护不住,以后他也不用混了!
这一切纷纷扰扰,都和武从文没关系了,此时的他归心似箭,只想快点回到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