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宋濂的慷慨陈词,朱肃微微一笑道:“宋师不必如此。”
“效死自是不必,只是肃确有一事需要宋师援手。”
“您学识渊博,遍通百家。既然我等想要重申孔子之遗志、再续先人之宏愿,自然需要一本如孔夫子所推崇的周礼一般的,能让天下儒生都推崇的中心思想来。”
“然而正如方才刘先生所言,周朝之世,距今已有千年。天下间早已是沧海桑田,若是生搬硬套,贻笑大方不说,恐怕还要遗毒不浅。”
“故此,我想请您以‘尊王攘夷,振兴华夏’为宗旨,参照周礼、历史以及诸多典籍,归纳出一篇能一扫如今我华夏学界颓丧之风,让我华夏儒生……不,让我华夏百姓都体悟圣贤之苦心、承先祖之壮志的着作出来!”
“此着作,当如周礼论语,成为我华夏民族思想之脊梁,能让我华夏之民再次筚路蓝缕,开创出一个更伟大的华夏。”
“我年纪轻轻,才疏学浅,实在难当这样的大任,思来想去,当今之世,也唯有宋师您这样的大才,能够承担如此重责大任了!”
朱肃说完,起身整肃衣衫,无比郑重的对宋濂一揖到底。
“这……这……”
宋濂浑身震颤,连扶起朱肃来这件事都给忘了,他只觉得自己早已老迈的身躯,此时竟如仍旧年轻一般,被朱肃的这几句话撩拨的充满了斗志。
写一本正本清源,一扫天下颓然的着作,作为华夏思想之脊梁,当代之周礼!
以继往开来,再造华夏辉煌!
这,这岂不就是一个学者,毕生最为向往的事吗?
如果,如果自己真的继承三代与周初的诸多华夏先贤遗志,让诸多浑浑噩噩的华夏人就此觉醒,将大明缔造成历朝历代最为伟大的王朝……那么自己的功业,甚至会超越孔夫子,达到文人之巅峰!
不如说,正本清源、继往开来,学文者最大的目标,不正是如此吗?
“老臣必竭尽心力!”依旧没有去扶朱肃,白发苍苍的宋濂只是无比严肃的整了整自己的衣袍,依照华夏古礼,对朱肃作揖下拜。“殿下所欲成此书,乃天下自周礼来不曾有之书也。”
“老臣愿意附殿下之骥尾!”
“宋师高义!”朱肃赞道。
自己确实,需要一个指导思想,来推动全体华夏子民投入到接下来轰轰烈烈的大变革时代。
毕竟,接下来的世界变革是机遇,也是灾难。纵然自己打击了理学,但天下之迂腐夫子仍然数不胜数。纵使此时有老朱在,他们可能会一时蛰伏,但纵然有官方的打压,朝廷也管不了这些老顽固们暗中传播陈腐的理学思想,传承理学的火种。
等几十上百年之后,老朱和自己这一批人死绝了,难保大明不会出一个不肖子孙解除了理学的禁令,让这个陈腐的学说死灰复燃。毕竟,对统治者来说,理学这样鼓吹“服从天理”“阶级固化”的学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理学在百年的发展以后,已经有了足以让自己逻辑自洽的根基,而想要引领华夏子民放眼世界、对外开拓的朱肃,就必须也要有足够有信服力的核心思想。其实思想的传播与宗教十分相似,除了需要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教主”之外,还需要传教用的“核心思想”。
特别是,这本核心思想不止是要用来忽悠普通人,还要有能让那些博览群书的儒家读书人认同才行,这样才能和早已根深蒂固的理学掰一掰手腕。
“教主”这个职位如今是自己在赶鸭子上架,而“核心思想”则是暂时空置着。抛开远超时代的眼界,自己的文学素养究竟有几斤几两朱肃是再明白不过的,说不定连普通的秀才也比不过。如果让自己来编写作为指导思想的核心思想,那绝对是贻笑大方,既然如此,不如让熟读百家、对自己的理念颇为认同,又在学术界中甚有地位,且品德高尚的宋濂宋夫子来代为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