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13)(1 / 2)

朱元璋大案 墨剑飘香 3516 字 3个月前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朱元璋尚处于皇权稳固的关键时刻。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斗争,从一介贫民成为一国之君的他,心中难免夹杂着斗争与不安。随着统治的稳固,国中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开始浮出水面,其中一起权臣贪腐案,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搅动着这位新皇的江山基业。

当时,南京城的气候正值初秋,微风拂面,金黄色的树叶透出丰收的气息。然而,在权力中心的皇宫内,却是一片阴云密布。朱元璋在大殿中坐于龙椅之上,他的脸色凝重,目光如电,透出一丝不安。他望着眼前跪成一排的官员,心中不禁思索:这王朝的根基,究竟能否稳固?

“大明王朝自建立以来,百姓生计艰辛,倘若朝中官员贪污腐败,便是对朝廷的莫大背叛!”朱元璋声音铿锵,回响在大殿的砖瓦之间。他的每一句话,像是重锤敲击,令在场的官员心中暗自颤栗。

“陛下所言极是!”一名身材瘦削的官员毕恭毕敬地回应道,额头上的细汗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显得无比紧张。这位名叫李景隆的官员,实际上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臣,负责财政大权。他心中暗暗警惕,生怕从这位猛狮般的君王口中听到针对自己的问题。

思绪回旋之间,朱元璋突然想起来几天前听闻的尔虞我诈。他记得有人密报,李景隆所辖的财官之间互相勾结,进行贪污,甚至将朝廷的银两一再挪用。他盯着李景隆,许久才缓缓开口:“李爱卿,闻汝手下贪官数人,近期是否有查明?”

李景隆心中一寒,却面上不动声色,他迅速整理思绪,嘴角微微一翘,假装镇定:“陛下,此官自接任此职以来,常督促手下行事。然,贪污之事,微臣亦有所闻,但并无实锤。”

“汝可知没有实锤,便会有多少百姓因此受苦?朕绝不容忍这样的事情!”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提高,愤怒地拍打桌子,震得一旁的灯烛摇曳。他的双目如炬,直盯着李景隆,仿佛能洞穿他的灵魂。

李景隆心中大惊,但也不愿意在此之际露出破绽。他强撑着镇定,轻描淡写道:“请陛下宽心,微臣自会全力查明。若真有官员贪污,定会依法处置,绝不姑息。”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中仍是疑虑重重。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朱元璋便开始暗中调查此案。他派出亲信,查访百姓,试图找到可疑的蛛丝马迹。无意间,他发现了一个与李景隆关系密切的中层官员——张义,常常出入酒楼,与一些江湖人士交往频繁,过着奢华的生活。

朱元璋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亲自出城,化装成商人,潜入张义的社交圈,想要摸清情况。

经过数日的观察与打听,朱元璋终于揭开了一个惊天的阴谋:原来,张义与李景隆勾结,盗取了大量朝廷银两,甚至还私自勾结外敌,企图谋反。这一发现令朱元璋心中如同雷霆轰鸣,宛如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水面。

他暗暗决心,一定要将此案查明,并严惩不贷。然而,朱元璋深知,如今刚登基不久,必须小心行事,避免因一桩案件而伤了百姓的心,所以他决定厚积薄发,暗中收集更多证据。

几日复几日,随着调查的深入,朱元璋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他决定在朝堂之上公然揭露这一贪腐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早朝的殿内正气氛宁静,官员们相互低声交谈,似乎并未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来人,宣李景隆入朝!”朱元璋冷冷一吩咐,声音在大殿中清晰可闻。

李景隆面色瞬间煞白,他隐隐感到不妙。当他在众臣的注视下走入殿中时,心中早已波涛汹涌。他微微弯腰,恭敬地说:“陛下召微臣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