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似血,洒在赵国古老而斑驳的城墙上,映照着赵煜那满是征尘与血迹的战甲,甲片上的凹痕、划痕,犹如一部部无声诉说着惨烈战事的史书。
他身形挺拔,却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每一步落下,都扬起些许尘土,仿佛带着边疆战场的沙砾与硝烟,迈着沉重却坚定的步伐,踏上这片他拼死守护、魂牵梦绕的赵国土地。
遥想奔赴前线之时,邯郸城万民空巷,百姓夹道相送,目光中满是崇敬与期许,孩童们挥舞着手中简陋却饱含心意的小旗,高呼着“赵将军凯旋”。
老人们噙着泪,颤巍巍地递上自家准备的干粮,嘱托他平安归来。
那时的赵昱,怀揣着满腔热血与必胜决心,誓言要将楚国进犯之敌彻底击退,护赵国山河永固、百姓安康。
可谁能料到,如今归来,等待他的竟是这般汹涌如潮、铺天盖地的批判浪潮。城门口,早已乌泱泱围聚了一群人。
有身着锦绣长袍、手摇折扇的达官显贵,平日里养尊处优,此刻却满脸怒容,似被触了逆鳞。
也有好事者,市井小民打扮,纯粹为凑个热闹、跟着起哄,却喊得比谁都起劲儿。
“哼,赵昱,你这无能之辈,瞧瞧你干的好事!与楚国鏖战这么久,耗费了多少军饷,动用了多少民力,结果呢?到现在都没个实打实的胜果,居然还厚着脸皮签了停战协定,你怎对得起赵国的列宗列祖,怎对得起那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英灵呐!”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率先发难,岁月在他脸上刻满皱纹,此刻因愤怒更是拧作一团,手中那根雕花拐杖重重跺地,发出咚咚响,每一下都似砸在赵昱心上。
赵昱刚想开口辩解,身旁一个尖细嗓音立马附和。
“就是,就是!咱赵国多少好儿郎,本是家中顶梁柱,怀着报国之志奔赴前线,结果一去不回,战死异乡。你倒好,毫发无损似的灰溜溜回来,莫不是在那边跟楚国勾肩搭背,收了人家好处,当了卖国求荣的叛徒、卖国贼!”
此人唾沫星子横飞,说得绘声绘色,好似亲眼所见一般。
周围人被这一唱一和煽动起来,鄙夷、愤怒的目光如芒在背,声声指责仿若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有那冲动的年轻后生,攥着拳头,作势要冲上来,被旁人假意拉住,嘴里还喊着“揍这窝囊废”。
更有妇孺在人群后,满脸悲戚,哭嚎着自家亲人的逝去,把这笔账也算在了赵昱头上。
赵煜紧攥双拳,指节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那双手曾在战场上挥剑斩敌、挽过大弓,如今却只能在这无端谩骂中颤抖。
他环视四周,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堵住,满心委屈与解释的话语卡在嗓子眼。
他深知,此刻这些被悲愤冲昏头脑、不明真相的人,根本听不进任何言语,多说只是徒增笑料与把柄。
强忍着心中酸涩与愤懑,他挺直脊梁,那脊梁曾在敌军千军万马前都未曾弯折,此刻在这唾沫星子横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