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研究某一种疾病与人体基因的对应关系时,需要分别对几千名病患和健康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才有可能找到问题基因,工作量巨大。
而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的成功能够帮助锁定某个区域,真正实现对本人基因进行科学测定,让很多病可以得到及早治疗。
比较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序列,有利于厘清人类的进化史。
当然,这些都是大众常见的基因技术使用方案,但顾青除了推进这方面技术之外,还在推进另一个技术。
收回目光,让玄武点开现在这段时间维生摇篮的使用数据报告。
生命摇篮技术更高,但并不适合这些没有进行过未来战士项目技术优化的普通人,而且做实验采集数据的时候,原生物种的数据,其研究价值也并不低。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协同进化,生与死的交锋从未停止,谁能够想到,人类基因组还有抵抗朊病毒的片段基因呢?”
基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人类的岁月长河史书,并且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改变记录的内容。
族群的传承和优秀祖先的努力,交杂在一起,与世间万物做着旷日持久的战争。
病毒能使人类感染疾病,让人死亡,并在此过程中对人类基因组不断地利用与改造。
针对造物主的矛,人类的免疫系统盾牌一直在积极对抗病毒的入侵,使得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序列逐渐被宿主细胞的遗传调控系统接管,进行协同进化。
在当前九州科技掌握的实验数据当中,已经能够明确“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是数百万年前远古逆转录病毒入侵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特殊的古病毒化石。
大量ERV的遗传信息被人类细胞俘获,并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成为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潜伏下来,占据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左右,造就了人类在生命的孕育及演化的和谐共生景象。
当顾青在审核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次元帝国传承的知识数据相比对的时候,九州星海公司与九州生物医药部门合作的,针对外太空旅游项目提供的维生摇篮服务,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生物医药部门九州科技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张泉海,是太空育种项目的领头人。
而部门负责人,生物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李振堂,却是人类生命项目的主管。
当初二狗代替九州航天员上天进行第一次动物实验的时候,这位院长在仔细比对了多方数据后,基于当时二狗进入太空之后的各项反差数据,提出了“只要我们能研究攻克生物体将地磁场转换成的神经信号含义,就能控制任何有磁场感应的生命体”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