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能因为这些琐碎的人为可避免的因素,而在非战斗的地方折损。
因此进兵途中,战兵可以比作娇贵的大家闺秀,需要照顾好。
而辅兵和民夫是马夫、仆人,他们必须要奉献自己的精神和体力,来保障战兵们的所需。
而为了尽可能减少钱粮运输的远程消耗,刘禅一直在致力于进行‘关中’振兴计划。
从蜀中、荆南等地迁徙汉夷人口前来充实安置,充实郡县,开垦耕田,就地纳粮。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件事,经历过北伐的朝廷大多数文武群臣都已经是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们作为富贵的上流阶级,如果是旅游什么的自己带着家仆走,也是有相当的困难和风险的。
而那和率领大军走又完全无法相比,真的不是一码事。
带着小股部队和引领数万主力军队过秦岭,又是完全无法相比的一件事。
因此,为了避免朝廷每次发动大的战争都会被秦岭给折磨一次。
刘禅也学那曹操搞起了人口迁徙政策,当然,刘禅的人口迁徙不是在战争时期,而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
因此不会那么仓促,而且制定了严格的物资和安全保障制度,并且派遣御史和东厂的爪牙监督执行。
而且是进行分段迁徙,比如南中征募一批人口迁徙蜀中,蜀中的迁徙到汉中,汉中的迁徙到关中。
竭尽全力降低百姓迁徙的过程中的事故率。
另外,地方流民或征战而抓捕的俘虏,以及法律判处的有期徒刑的劳改犯。
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押送到关中来,发展屯田。
而为了保障关中的生产建设安全,当下朝廷采取的是沿黄河进行军事布防。
西侧是关中都督吴懿,中间是雒阳留守、执金吾赵云、东侧理论上是豫州刺史魏延。
但是这种布防的成本太高了,因此还有另一项选择,那就是渡河,打下河东地区。
只要朝廷将河东地区掌握在手里,关中便会安全很多,并且军事压力便会骤降。
至于打下河东之后如何确保河东的安全,则就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黄河对面,是曹魏新任命的河东太守夏侯霸,对于其没能投奔自己成为大汉的将军,刘禅深感遗憾。
当然,历史的轨迹如今已经被刘禅搅动的不成样子了,很多人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侯霸只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延续着先前的国仇家恨,对汉朝廷充满了敌意。
而魏国朝堂也没有发展到士族与宗室互相倾轧,以至于要破家灭族的地步。
因此夏侯霸和内部的士人阶级这时候并没有深仇大恨。
而且,根据六扇门探听到的情报显示。
据说此人很悲愤于曹魏恐将二世而亡的命运,纠结了一大批颇有报国之志的宾客,并常以战国名将匡章勉励自己。
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田章,战国时期齐国将领。
匡章初为齐威王将领,率军击退秦军进攻。
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国乘燕国内乱,派匡章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进攻燕国,五十日以内,直破燕都。
齐宣王八年(前312年),在濮水之上抵御秦军,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