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刚过,曾南希小组终于完成最后一项测试,本来他要坚持处理数据,接过被大家伙儿硬逼他着和副组长赵信出去散散心。于是曾南希将数据交给几个小师弟去处理,自己则和赵信乘车赶往颜良。颜良,长安市的一个区,与东汉末期袁绍的大奖颜良同名,国家在这里建立了极为重要的试飞基地和靶场。
小组里来过颜良的小师弟说颜良的核雕工艺非常不错,曾忆乡看过,的确做得小巧精致,惟妙微翘,这次来颜良,曾南希准备买几个走。
“曾组长,今年你就研究生毕业了吧,有什么打算?”赵信一边开车,一边问。
“赵哥,你比我年长,可别族长组长的叫我,就叫我南希或兄弟吧,我喜欢这个称呼。”
“好,我就叫你兄弟,不介意?”
“不介意。”
“我是问毕业以后想干什么?”
曾南希挠挠头,“如果有可能,我还是想跟着潘院士干。我喜欢量子通信,况且我也没别的本事。”
赵信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他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你来部队,我们很缺像你这样懂量子通信的人才。”
曾南希转过头盯着赵信,“怎么想起说这个话题?”
“你写给潘院士的那份思考军队的高层也看到了,他们认为很有价值。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让你当这个组长吗?”赵信问完,看了曾南希一眼。
曾南希说:“潘院士力荐,这个我知道。”
“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这次试验,对外公开的说法是中科大的一项普通试验,对内其实是一次部队高规格的试验。那么这次试验的组长必须是一个极为值得信赖可靠而且懂技术的人。潘院士推荐的人选的确是你,可是你是一个正在读研究生还未毕业的学生,这种重大试验就让你上,在中科大,在部队找不到任何先例。”
“因此你的名字一出现就被广泛质疑,差一点就被拿下,是潘院士力挺你,说你是党员,思想绝对可靠,同时,你是他最看好的学生,理论扎实,时间丰富,确实人才难得。用我的话来讲吧,潘院士就差没把你夸上天。我的老领导与潘院士打了10多年的交道,对潘院士的人品和才干完全相信,因此他相信潘院士的话,决定拍板让你去当这个试验小组的组长。他是用了自己的党籍和军籍作为保证,替你担下一切责任,你才有机会来着颜良靶场。”
曾南希没有想到他当这个组长还有这么多曲折,简直够得上写一部小说了。
“你不也是通信专家吗,为什么不选你?”曾南希反问。
赵信笑了笑,“我不懂量子通信。”
“部队上应该还有很多人懂量子通信吧?”
“有,而且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