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几人惊诧的看着白朗宋应辉二人,原本已经沉寂的全防护外骨骼之心也再次苏醒。
白朗二人的作战方式,让他看到了搜索任务的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所有搜索队员都配备一套全防护式的外骨骼盔甲,那岂不是可以无视少量感染者的围攻?
机械外骨骼本质上是一种由钢铁的框架构成并且可让人穿上的机器装置,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
以前的研究方向基本都是利用精简的机械结构辅助人体运动,很少有人去研究机械外骨骼与盔甲的结合体。
或者说,有些人是把这类东西叫做机甲。
而机甲一般出现于科幻或超现实的影视、游戏和小说文,现实中也有人尝试创作这类科技。
可这类定义的机甲,经常出现于动漫和游戏中的,就是我们熟知的有人操纵型战斗机器人,他们多采用人物直接操作或者远程信息连接,通过高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控制机体战斗。
他们不是穿在人身上的这种全防护式机械外骨骼,而且更多的还是偏向于人形战斗机器人的概念。
为何和平时期人类研究的都是结构简单的机械外骨骼呢?
徐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类战争的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变,单兵的作战能力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而单兵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的物资补给能力,才是更值得的被关注的。
于是通过简单的机械辅助,提高人的运载能力,也是疫情前各国机械外骨骼研究的重点。
全防护外骨骼为什么不研究?
因为他鸡肋了。
你防护做的好,可重量却加的多,里面的士兵视野也会受影响,人的行动便捷性也就变差。
穿着这样盔甲的士兵,在战场上那就是妥妥的活靶子,所以大家在机械外骨骼的应用上,也就更加偏向于结构更加简单的机械外骨骼。
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啊,士兵们需要面对的是只有肉体的感染者,他们的进攻方式也是原始的抓咬。
这种进攻对于当前的新型防护材料而言,只需要一些复合纤维、合成板材即可达到效果,而且还能采用较轻的材料实现,根本不必担心被子弹击穿等场景出现。
以前徐然只觉得,疫情前供应链完整都没人搞,现在疫情后搞起来肯定比较难。
可看到白朗和宋应辉在小规模尸群中大杀四方的样子,他的心思也就活络了起来。
如果按照人穿式机甲的模式来探讨,那机甲的可实现性还是很高的。
首先是材料问题,可以采用碳纤维复合板材、钛合金等,现在都是比较成熟的材料。
然后是机甲中部,需要由传感器(近身关节尾部)指挥驱动液压或气压机械四肢辅助系统以及齿轮咬合装置。
为了提高探测能力,还可以结合头部配置雷达、探测器等。
而这些,也都是可以实现的。
当这些解决了之后,士兵的防护能力在大大提升的同时,其身体的负载能力和力量也将大大提高,其可搭载的武器也将不再局限。
可以提供多种武器类别的搭配,比如攻击武器、防御武器、侦察武器。
这样一来,士兵的战斗能力也自然就提高了。
......
就在徐然思考的时候,白朗他们已经继续前进了。
他们解决的只是靠近的一些感染者,而在他们前进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感染者在等待着他们。
“利剑小队,北侧有感染者过来了。”张菲的声音在耳麦中响起,也把徐然从思考中唤醒。
“有多少?”他有些担忧的问道。
“零星数量,具体数量未识别。目测约15名左右。”
徐然朝北侧看了看,却被一些建筑物阻挡了视野。
“白朗,加快行进速度。”
“收到。”白朗应道。
然后迅速走到宋应辉前面,以纵队队形向前突进。
而随着他抵达5号实验楼与4号实验楼西侧的内部道路上,已经有更多的感染者从南北两侧赶来。
有些感染者们发出低声的嘶吼,有些感染者则迅速奔跑。
白朗深吸一口气,微微蓄力,朝着南侧冲过来的第一名感染者冲了过去。
小队队员们也迅速来到了道路上,看着左右两侧已经明显超过20的感染者,都有些犹豫。
“团长,开枪吗?”陈锐问道。
徐然看了看刚刚将一名感染者砍倒在地的白朗,也有些犹豫了。
白朗和宋应辉的战斗力是猛,可他们毕竟是人,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
之前和那几个感染者的战斗已经消耗了他们不少的体力,而眼下这么多感染者若是全都让他们处理,那他们的体力还能支撑后续的战斗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突击队员,协助消灭南北感染者。”
说罢,徐然自己快步来到队伍最北侧,跪姿据枪对准了北侧冲来的那些感染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群感染者的数量已经不止15,更多的感染者不知道从北侧什么地方冒了出来。
徐然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手中171冲锋枪的扳机。
“啪啪啪啪.......”
171式轻型冲锋采用9mm口径,能够发射9x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子弹,这种子弹具有出色的穿透力和杀伤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人造成有效的打击。
加装了消音器的171声音极为清脆,虽然也有明显的枪机声音,却没有传出去太远。
一梭子子弹迅速打出,面前的七八只感染者也“噗通”“噗通”的倒在了地上。
徐然熟练的更换弹匣,“换弹匣。”也在低喝着提醒身后的战友。
而随着他的提醒,身侧的张卫国迅速补位火力缺口,朝着距离他们只有三十多米的感染者扣动扳机。
张卫国采用的是三连发的射击模式。
但这个距离上,冲锋枪的射击散射面相较于步枪还是有所差异。
而感染者又在高速移动,所以并不是每个三连射都能放倒一名感染者。
很快,他的弹匣也迅速打空,而北侧的感染者也只剩下了四五名。
徐然此时已经更换好弹匣,调整快慢机,同样以三连发的射击模式对剩下的四五名感染者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