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嫂,这是积福行善之事,我愿献份心意,捐三千担大米、三千两银票、两千斤棉花等,并让城外庄子上收置300流民。”
三福晋也赞同,直言道:“五妹妹说的是,四弟妹,我府上衣料、棉袄、木炭等都不少,回头只管去我那儿拉。”
九福晋、十福晋对视一眼,也捐了三千两银票、三千担大米、棉袄、木炭等。
宜修轻言软语地高兴应下,不吝夸赞地称赞她们悲天悯人、温良恭俭、乐善好施等,把之前众人奉承她的好话,十倍、百倍地还了回去,哄得四人眼睛都笑没了,又似不经意地透露太子妃早捐了支紫翡东珠步摇,惠妃、大福晋也拿了价值不菲的首饰出来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宜修本就在京城女眷中名声极大,且她番话透露的信息量不少,太子妃和大福晋、惠妃都捐了,在场女眷们都是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其中意味。
既然募捐已经开了头,她们当然不能落后。
众女眷一个又一个地出言,有的捐了庄子上今年的收成,少说数万斤粮食,有的捐了数千两银票、千斤木炭等等。
宜修当下便赞许地颔首,“大家有心了,本福晋自然会将此事禀报惠妃娘娘与太子妃,城外流民也会感念大家恩德的。”随即,转头吩咐身边的剪秋,“剪秋,福晋们募捐的东西,务必要一五一十地记录清楚,记录完之后由我递进宫里。”
显然,这话是说给女眷们听的。众女眷听着非常高兴,银子、粮食、棉花等再多,到底没有自家女儿前程重要,能入太子妃、惠妃娘娘的眼中总是好的。
三福晋看着众女眷纷纷慷慨解囊,十分满意,与宜修相识一笑后,出言道:“是啊,太子妃和惠妃早就忧心城外灾民冬日如何度过凛冬,如今大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城外流民自然能过个好年。这募捐的名单,何止是大家的心意,更是大家的善心,城外灾民说不准给恩人立生祠呢!四弟妹,你可要好好呈于娘娘们过目啊!”
一旁的九福晋、十福晋看着二人一唱一和,心下了然,四嫂、三嫂、太子妃等肯定早有成算,她们这是被套路的,但……也不是坏事儿,好名声嘛,谁都想要!
温宪更是笑的更开怀,募捐对赈济城外灾民极其有利,更能让佟佳氏对皇阿玛有个交代:自她曾有意拿佟佳氏嫡女,给十四弟做侧室的事儿暴露后,佟佳氏族老也好,女眷也罢,对她观感直线下滑,如今就是个面子功夫。眼下说赈灾,自己越用心越出力,越能改变族内对自己的看法,缓解她尴尬的处境。
两盏茶后,当着众女眷的面,名单新鲜出炉。大家伙儿瞧着名单上自家的排名,心里再度衡量一番,有的觉得落后,又添了些东西,有的觉得简单了些,添了些其他东西进去。
宜修乐得任人动作,粗略扫了眼名单上密密麻麻登记的金额、物资清单等,略微估算了一番,已经有几万两银子和十几万斤粮草,自然是喜闻乐见。
不过,这些不能直接捐出去,灾民势弱,在本地百姓的压迫下,决计是留不住银两、粮食和棉衣等。
宜修和三福晋耳语片刻后,二人清了清嗓子,道:“自古救急不救穷,大清虽大,却也不养懒汉。我等决定,将这些物资以酬劳的形式,让灾民们以工抵资,避免有人浑水摸鱼的同时,真正改善灾民处境。诸位可愿如此?”
“一切听福晋的。”众女眷本就是为了女儿前程、家族名声才大方捐赠的,并不在意这些捐赠出去的银两、物资到底如何到灾民手中。
达成目的,宜修留下三福晋、温宪公主、九福晋、十福晋,笑着送走了诸女眷,还不忘提点她们要督促自家女儿,期盼孩子们能五日后生辰宴上“大展拳脚”、取得好名次。
喜欢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请大家收藏:(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