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年(1 / 2)

清末小旗兵 海凌 4637 字 28天前

连安听见付宁这句话吃了一惊,低头又看了看那首诗,“看来这位挺招人恨呢!”

在他心里付宁是属于“滥好人”那堆儿的,当初自己还在御前行走的时候,都没说撺掇着让他拿把刀把太后和皇上捅了,现在都说出下药的话来了,可见牢里这位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了。

但是他告诉付宁,这个操作行不通,他在大牢当差的朋友真的就只是朋友,平时吃吃喝喝没问题,有事儿了也就能帮你探个口风。

像这次是想往牢里送吃的用的,这个可以操作,钱使到位了,上峰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毕竟这是大牢里过了明路的灰色收入。

可也就仅限于此了,连往里递个消息都别想,更别说想让他们给重要人犯下药了。

连安把桌子上的纸收拢起来,跟付宁分享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这个人现在是肃亲王的心头肉,他的牢房都是现裱糊的,还有各种古籍珍本,吃的用的就不用说了,肃亲王还天天找人秉烛夜谈,下药?连王府亲卫那一关都过不去!”

付宁听了大大的叹了一口气,太可惜了!

“那你说,他能叛变不?”

“那就得看这个人的心性了,能把刺杀摄政王这样的任务交给他,想来他在那个组织里的地位也不会低,照善耆这么干,一年半载的应该不至于,再长了就不好说了。”

连安说到这儿,突然感叹起来了,“一说到这些,我就想溥旭,他要是还在京城,我们也能有个人合计合计。”

“罗旭,人家改名了,再说不是还有我呢吗?”

“甭管他是什么旭,也是咱们兄弟,算计人心比我有准儿,你?种老棒子去吧!”

连安把牢里得到的消息传给了丁先生,黄掌柜的也再没有出现在连府。

付宁不知道同盟会内部会怎么看待汪兆铭的监狱生活,但是没过多久,大牢里再传出来的诗就变成了:瓜蔓都已无可摘,豆萁何苦更相煎。

连安看着这句话摇了摇头,怕是用不了一年半载,这个人的心性已经摇摆起来了。

在肃亲王的周旋下,汪兆铭没有被判处死刑,而是被判了终身监禁,而究其原因,一是善耆觉得他们这样的行事风格,成不了大事,再有就是他想通过这些革命党推动舆论压力,迫使朝廷实行君主立宪,而他自己想当总理大臣。

等到清明时节,京城里的话题已经从革命党暗杀摄政王,变成了京师自来水公司,到处都是等着看新鲜事儿的闲人。

而付宁第一次抱着晚晚去上坟了,这回舅舅和舅妈也去了,看着小小的孩子有模有样的摆供、烧香、烧纸,在坟前规规矩矩的磕头,舅妈的眼泪把衣襟都浸透了,嘴里小声念叨着,“我的儿,这也算是有后了!”

回到家,舅妈收拾好心情,做了一大桌子菜,付宁眼看又要去宣化了,一走就是几个月,这顿饭算是给他饯行的。

桂平特意请了假在家陪着付宁聊天,他也是一战成名,自从暴揍了吴飞云之后,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清澈多了,特别是吴飞云没两天就从警察局调走了,人们私下都传说他背后有大靠山。

付宁听得哈哈大笑,“靠山?谁啊?你们局长还是民政部尚书?不会还有说是你大哥的吧?”

说到桂康,桂平拿了一封信给付宁看,“哥,我大哥前些日子写了信回来,寄回来些钱,还说他要去吉林了。”

付宁看着纸上寥寥几句话,与其说这是封家信,还不如说就是张纸条呢。

话说的也是没头没尾,只说是跟着上官一起换防吉林,其他的都没说什么,却奇奇怪怪的感叹了一句:时事变化,焉知是福是祸?不若跳脱三界外,因果莫沾身。

付宁看着这句话皱起了眉头,从奉天换防吉林,在现在这个时局下……,难道东三省已经有什么变化了吗?

桂平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指着这句话跟他说:“我爹看见这句话吓坏了,以为我大哥是想要出家了!忙着写信去劝,却不知道往哪里寄,还是我娘说,你那个大儿子才出不了家呢!就他削尖了脑袋想当官的样子,六根也清净不了!”

他这里翘着手指学着舒舒觉罗氏说话,却不想正主就站在他身后,一巴掌就糊在他后脑勺上了,“你个小兔崽子,在这儿编排我!还不赶紧干活儿去,小心我把你嘴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