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年议事10(2 / 2)

有些东西,不上称,啥也不是,一旦上称,引来的可都是真正的“豺狼虎豹”。

......

讨论过无线电台、电报机等设施之后,林志刚示意王学军说说枪械的事情,被梁继盛出声阻止,表示这事放到军事部内部会议讨论即可,大过年的,让大家松快松快,别把会议时间拖得太长。

工业部谈的全是技术,光解说一项,就要占用不少时间。

没让王学军发言,展飞、邵宏铭立马知趣地闭嘴,林志刚笑着作起了总结,其主要用意就一条,让大家多点儿耐心,科学发展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谁也不能超越客观规律。

工业部发言之后,符思南举起手,说起农业方面的事情来。

农业部去年种植的冬玉米,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从目前的品相来看,与之前的预期差距不小。

从实际种植来看,亩产千斤的计划怕是要落空了,虽然咱们带过来的都是优质良种,但这里毕竟是古代,没有化肥加持,光靠农家肥,并不能大幅提升产量,再加上土地肥瘦不同,产量也随之不均,好的或许等到五百斤以上,差一点的地块,三四百斤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和现代社会动辄上千斤的产量相比,按照当下的条件,能达到一半的水平,就相当不错了。

即便是这样,咱们的产量也能吊打燕朝水稻,只是对开春后华兴水稻的种植,可能不会太乐观,能达到今年的玉米产量,就算大获成功。

通过符思南的一番讲述,大家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化肥的作用,才是现代农业和古代农业的分水岭。

至于其它技术,在提升农业种植的效率方面或许有作用,但就产量来说,能做到两到三倍的拉动,就算不错了。

也就是说,华兴农业可以比燕朝农业强,但这种强,还达不到划时代的程度。

顺着符思南的发言,大家各自发表意见,或是询问耕作难度,或是提供一些建议,相比工业上的那些冶炼原料、技术参数,大家对农业更加熟悉,对农业部提出的产量估算,也都能够理解,从最低限度来看,光是湳西农庄一处,养活千余华兴人应该富富有余。

关于崖东田地清查问题,符思南表示还在进行之中,就地域面积来看,养活现在这万余人,应该没有问题。

随后,刘桂芳又说了些蔬菜、豆类作物的试种情况,和符思南讲的情况差不多,倒是有个好消息,那就是咱们的种子和崖州本地种子区别较大,加上玉米、土豆等外来作物,对本地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强,因此,短期不用担心意外减产的问题。

当然啦,咱们现在还没有研发农药的能力,未来会不会有,还要看工业部的本事。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到邵宏铭身上,这位化工专家嘿嘿笑着,居然向大家拱了拱手,脱口却是一句,“别急、别急,咱们还是一步一步来。”

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科学这东西,靠逼是逼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