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蒸汽原型机1(2 / 2)

大型厂房还在建设之中,此时只能将设备分别放置到不同的房屋中,算是居住、工作两不误,只是条件依然艰苦,不少人为了设备安全,还住在外边的帐篷里。

至于矿区内的千余务工人员,大部分还以茅棚为家,要不是首长们天天吹牛许愿,窑炉里天天出砖,饭食顿顿管饱,这帮燕朝人早跑没影了。

说来道去,大家跟着华兴人,图的就是个指望,首长们敢吹牛,他们就敢信,原因无它,就是眼前这肉眼可见的变化。

各处基础设施热火朝天地干着,技术研发也没停下,林志刚、赵东在新年会议上放出狠话,半年之内必须搞定蒸汽机,然而形势比人强,勉强搓出来的样机,也就比废品强那么一点儿。

说起蒸汽机的原理来,就连徐靖都能白活两句,不就是把水烧开,用蒸汽推动物体运动嘛,关键是能用、好用,可不是几句话就能搞定的。

作为工业社会的动力源头,蒸汽机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人类在利用外力上获得巨大突破,从而使大规模生产得以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在蓝星的生存状态,以至于人们对前后两个时期,直接用古代和现代加以区别。

现代之于古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对于曾在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华兴人来说,搞定一台老旧的蒸汽机,难度并不算大,何况还有大量机床设备加持,并不需要事事从头来过。

用林志刚的话来说,放弃各种现代商品,将锅驼机、车床、镗床、刨床、铣床、钻床、磨床等耐用机器塞入船舱,绝对是英明决策,相比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商品,还是生产商品的机器更加实用。

实际上,长繁号、长荣号两艘大型货轮,装的几乎全是各种看似老旧,实则耐用的传统机械设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这些设备在手,加上锅驼机这种简单实用的动力源,再以福瑞昌带来的生铁、精铜等物资为原料,制备一台蒸汽机样机,可不就是手到擒来。

当然啦,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是有些难度的,并非想象中的一蹴而就。

方案设计耗时最久,但毕竟是图纸设计阶段,删掉那些有的没的,只要保证蒸汽机能正常运转,就算大功告成。

图纸出来之后,很快便进入生产环节,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是蒸汽机的三大件,锅炉、气缸、冷凝器的制造。

先是最简单的气缸制造,在没有过高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铸造师傅们表示用手是搓不出来这玩意儿的,得先炼铁。

作为林志刚的校友兼师弟,马卫东跟着郝卫民去了保亭,炼铁的活只能由张景堂负责起来,无非是支起坩埚,将生铁再次炼成铁水即可。

炼铁的过程中,张景堂等人便向赵东汇报,燕朝的生铁质量不行,浇铸成型的气缸,不能轻易加压。

来到燕朝,大家的生命最为金贵,哪怕多弄几遍,也得保证不能出现爆炸事故。

铁水好弄,铸模的难度可就大了。

最后,还是拆了一台锅驼机,铸造师傅照猫画虎,直接用粘土铸模,才将气缸模型搞定,但和图纸要求,已经略有偏差。

第一次铁水浇铸,铸模直接垮塌,第二次浇铸,缸体凸凹不平,直接定为废品,足足搞了十数次,才整出一台具备加工条件的气缸,其与设计图纸的偏差已经肉眼可见。

项目才刚刚起步,大家便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所谓传说中的手搓这,手搓那,纯粹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