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康巴藏区,血腥镇肃(1 / 2)

西南军区44个师对康巴藏区白利土司等藏族部落发起闪电袭击。

康巴藏区人杰地灵,山川秀丽。

那巍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绿色草原。那剽悍粗犷的康巴汉子,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以及那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心胸坦荡,神往流连。

康巴藏区最大的势力白利土司,其中心区域在昌都芒康一带,且以此为中心四处扩张,至屯月多吉时期达到鼎盛。

其势力范围包括德格、道孚、石渠、昌都、类乌齐等地区。

西南军区44个师兵分四路。

第一路10个师由都江堰北上,沿汶川、理县、小金县,一路向北,收复金川、壤塘、马尔康、黑水、阿坝、红原、松潘、九寨沟、若尔盖等阿坝地区,进抵青海、甘肃。

第二路10个师由雅安出发,沿泸定、康定、理塘、巴塘、芒康、左贡,一路向北收复道孚、邓柯、白玉、色达、甘孜、德格、石渠等甘孜地区,进抵青海玉树。

第三路10个师由丽江出发,向东收复攀枝花、木里、西昌等凉山地区。

第四路14个师由丽江出发,沿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收复昌都、类乌齐、波密、墨脱、洛隆、边坝、林芝等地区。

皇家卫队总参谋部向西南军区下达密令,所到之处,但有反抗者,杀无赦。

康巴藏区民风彪悍,不采用霹雳手段,不仅不能够快速收复,以后还不知道要搞出多少叛乱的大事。趁此机会,一战永绝后患。

历史上,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乾隆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两白银,其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战争。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汶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

南接雅安地区,直通内地,北接川西高原,与青海、甘肃相通,为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的咽喉与桥梁地带,它可以远扼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近控川边,因而,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嘉绒藏族是居住在四川甘孜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凉山等地,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人,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汉译为农区人。

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直到1953年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

1954年才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从此,便叫称“嘉绒藏族”。

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地资源,闭塞的交通条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嘉绒地区的藏族人民中,形成了以抢劫为荣,以怯懦为耻的社会风尚。

他们崇尚武力、桀骜不驯、好勇善斗,这也是嘉绒地区各土司互相掠夺、兼并,争斗不己、战乱不息的原因之一。

明末时期,土司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时,世袭土司仍强迫人民无偿服役。

满清在在西南掀起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在云南和贵州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四川当时却只实行于与云、贵接壤的少数民族地区。

康巴藏区未进行“改土归流”,到乾隆初年,各土司已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控制了整个川西北的嘉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