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求助国内(2 / 2)

“好!”看完老朱递下的朱棣的文书,素来稳重的太子朱标,亦是忍不住热血沸腾。

“四弟英武无敌,竟已兵逼中亚河中之地。真是扬眉吐气……扬眉吐气!”

这是一场临时召集的小朝会,除了太子朱标、周王朱肃等宗亲外,还有外朝诸多肱骨大臣亦在其中。朱标将手中看完的文书递了下去,很快便传遍了诸人。有些对外事不够精擅的大臣尤不知所谓的“中亚河中之地”地处何处,等到宫中内侍取来了那张老朱珍藏的精细版的坤舆万国图,他们方才吸了一口冷气:原以为那所谓的河中,了不起也就是在哈密再往西一点,却不料,竟已经有这般远了。

“这莫不是……已离开了汉唐故地?”有大臣的语气讶异中又带着惊喜。超越汉唐啊!这是多少代华夏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伟业。如今大明竟然已经打出了汉唐的故地疆域……这岂不是说,如今大明的武功已经全方位超越汉唐了?

“非也,汉唐兵锋亦曾威临此地,此地亦曾有我华夏教化。”朝中如今公认最为精擅外事的周王朱肃出列道。“只是如今沧海桑田,这些昔日也曾右袵知礼的西域人,已是数百年不见我华夏面目了。”

“父皇,儿臣认为四哥谋取中亚之地,乃是为了收取我华夏汉唐故地,亦是为了传播我华夏教化,此乃大义之举,既然四哥写书求助,我等当鼎力相帮才是。”

“老四有了出息,咱自然是要帮的。”老朱在御座之上点了点头。“咱这一回召集你们过来,就是想让你们议一议。”

“那中亚之地,毕竟山高路远,是调哪里的文生、哪里的官兵去支援合适,你们且都给咱好生参详参详。”

话音方落,底下诸臣之中,随即便传来了议论私语之声。商讨了一会儿,朱标出列道:“父皇,六部主事之中,颇有心怀热忱,愿为国效力者。”

“可在六部主事之中征召人手,以解四弟燃眉之急。”

老朱点点头,六部的诸多主事,是一支十分强劲的执政力量。他们多出自国子监,算是国子监派往六部襄助朝廷处理事务的“实习生”。这些人虽大都还未经过科考,可也颇具才干,又在六部学得了许多实务本事。且他们又多是年轻人,思想活络,不因循守旧,让他们治理风俗与华夏迥异的中亚之地,正是人尽其用。

“好。”老朱面露喜色,老四有了出息,老大也倾心为兄弟考虑,没有比这更能让如今年岁渐高的老朱欣慰的了。接下来便是从何处调兵的问题,可到了这,诸多官员们却是犯了难。

“陛下,那帖木儿帝国地处西北,本该是调西北边的军户最为稳妥。”有官员奏道。“可……肃州卫的兵已经被平凉侯尽数调去,西北边疆断断不能再轻易出兵。”

“北边虽说瓦剌已败,可以不必屯扎大兵……然前几日北平刚有讯报,言北面连月不雨,田地干涸,恐春耕不继。以北边如今尚余的存粮,若是固守原地,或可勉强支应。可要是需要离开驻地行军,误了军户们春耕不说,这行军所需的许多粮草,又该从何处征调才好?”

“西南边……安南国中如今权臣当道,似有隙可乘,黔国公正暗中聚兵,准备一举而下安南……安南近而中亚远,断然没有舍近求远,让黔国公去支援中亚的道理。而东南边……虽倭寇已伏,东南海疆暂无战事,但从东南调兵,也实在太远了些……”

“东西南北皆不宜出兵,臣等……臣等着实没法拿出办法来……”

(本章完)